一、中國光伏玻璃行業發展概況
我國自2006年突破光伏玻璃生產技術門檻,國內光伏行業在不到十年內快速發展,經歷了從全部依賴進口,到如今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國,全球90%以上的晶硅組件采用中國生產的光伏玻璃。我國光伏玻璃在品質、成本上同外國企業相比已經具備明顯優勢。截至到2017年12月,國內超白壓延玻璃在產24家,窯爐40個,生產線135條,總產能在21290噸/日,按照行業平均良率水平78%計算,國內超白壓延玻璃原片產量約在14773.20噸/日,排在前列的企業主要是信義光能,福萊特玻璃,彩虹集團,南玻集團,中航三鑫(蚌埠),安彩高科等企業。
2017年1-11月我國光伏玻璃的出口數量為166.56萬噸,同比增加7.56%,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將以光伏組件形式出口的光伏玻璃也計算在內,則海外對于光伏玻璃的需求遠遠超過此數量。我國主要的出口地是日本、美國、歐洲、韓國等國際市場。
二、2018光伏玻璃價格回升,龍頭企業將量價齊升
1、2018光伏玻璃價格走勢分析
2017年Q4以來,光伏玻璃供需偏緊,2018年初,在一季度是光伏行業淡季的前提下,光伏玻璃的價格逆勢上漲,目前的鍍膜片的價格在31元每平米以上,原片的價格在21元每平米左右,價格回升將使得光伏玻璃企業的毛利率水平得到顯著改善。
另一方面,由于沙河地區玻璃生產線的集中停產,行業對純堿需求下降,去年11月中旬左右純堿價格一度達到2450元,近期中間價格已經回落到來1821元。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純堿價格回落了600元,必然帶動光伏玻璃的成本降低,也將提升玻璃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
2、光伏玻璃市場集中度情況分析
光伏玻璃行業壁壘較高,集中度較高,生產需要長久的經驗積累和一站式生產工藝流程,而且需要較大的初始投資額,900噸/日容量的光伏玻璃窯爐需要初始投資9個億人民幣,550噸的爐子投資大約需要3-4億人民幣,而大型的窯爐相對于普通窯爐有較低的制造成本(能耗能低20%).因此,光伏玻璃行業具備顯著的規模效應,而大熔量的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龍頭企業手中,中小企業相對缺乏技術實力和經濟實力投建1000噸日熔量的窯爐。信義光能作為行業龍頭,毛利率顯著高于競爭對手,而福萊特玻璃也具備一定的產能規模優勢,也能夠保持較高的毛利率水平
tg: 光伏發電系統 太陽能發電系統 太陽能控制器 太陽能led路燈 太陽能路燈照明系統 太陽能野外監控系統 太陽能路燈 離網發電系統 太陽能監控系統 太陽能供電設備 光伏控制器 太陽能逆變器 mppt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