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能源局將在近期組織一批無補貼光伏項目建設的消息傳出之后,業界都在探討無補貼下的光伏未來在哪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光伏平價上網正在加速到來。
日前,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無需國家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函》,鼓勵各地根據各自實際出臺政策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根據接網消納條件和相關要求自行安排各類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明確表示“對此類不需要國家補貼的項目,各地可按照國家有關可再生能源政策,結合電力市場化改革,在落實土地和電網接納條件的前提下自行組織實施。”
不需要補貼,也自然少了指標的限制,這對告別了野蠻生長的光伏而言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然而關于光伏無補貼項目的落地,如何參與電網交易等諸多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究。時至今日,擺脫補貼依然是光伏產業有待解決的重點問題。
“光伏發電如何盡快擺脫對補貼的依賴,如何與其他能源形式很好地互補發展,如何與電網消納能力友好契合,已經成為擺在光伏行業面前最主要的問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在9月的“2018鹽城綠色智慧能源大會”上表示。
王勃華認為,盡管在531之后,光伏市場出現了悲觀情緒,但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依然積極向前邁進。光伏企業要加強與傳統能源、風電等新能源、電網、儲能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對于加快光伏發電“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下附王勃華演講部分內容:
近年來,在全球光伏大發展政策環境的有力支持下,光伏產業的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制造成本快速下降,光伏發電應用在全球范圍內逐漸呈現星火燎原之勢,GW級光伏市場越來越多,新興市場亮點頻現,大力發展光伏發電已成為全球各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
在上述國際大環境下,2013年以來,我國光伏產業迎來了五年寶貴的黃金發展時期,產業規模快速成長,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十分活躍,國際競爭優勢不斷鞏固,光伏發電度電成本持續降低。國內部分領跑者投標電價甚至于低于脫硫燃煤電價,工商業自發自用分布式項目對補貼的依賴程度持續減弱。
由于分布式利用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特點,能夠更加接近用戶側并網,因此隨著度電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相對于其他能源形式的競爭優勢將會進一步得到體現。
光伏發電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補貼壓力增大、部分地區消納能夠不足、高比例接入對電網的穩定將造成一定影響等問題。在國家引導光伏產業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宏觀政策背景下,光伏發電如何盡快擺脫對補貼的依賴,如何與其他能源形式很好地互補發展,如何與電網消納能力友好契合,已經成為擺在光伏行業面前最主要的問題。
因此,伴隨著國家全面推進電力體制改革,有關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等應用模式的研究,已成為光伏行業發展的新熱點。光伏企業紛紛布局和探索新的業務發展模式,在這種形勢下,加強與傳統能源、風電等其他新能源、電網、儲能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對于加快光伏發電的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tg: 光伏發電系統 太陽能發電系統 太陽能控制器 太陽能led路燈 太陽能路燈照明系統 太陽能野外監控系統 太陽能路燈 離網發電系統 太陽能監控系統 太陽能供電設備 光伏控制器 太陽能逆變器 mppt控制器